自 噪音
任何配備水聲系統 (例如測深儀或聲納) 的船隻都會產生程度不一的自噪音。
這種自有噪音的來源甚多。 需要分析船舶上自噪音的不同來源,並了解每個噪音來源將如何影響水聲儀器的噪音強度。
機械 噪音
機械噪音的主要來源通常是船上的主輪機。 然而,副輪機也可能相當嘈雜,尤其是狀況欠佳的機種。 機械噪音可能傳輸到探頭:
•  船舶結構和探頭安裝件元產生的結構噪音
•  水中噪音會穿透船體,進入水中並傳遞到探頭
電子 雜訊
現代船舶通常配備許多電子儀器,例如水聲系統、雷達、導航系統和通訊設備。 任何電子儀器都可能在某些情況下導致電氣干擾和噪音。 國際法規和認證的作用在於控制和減少這種情況,但如果電氣系統安裝和/或維護不當,這些措施的效果也十分有限。
螺旋槳 噪音
在較高船速下,螺旋槳噪音通常是雜訊的主要來源。 調距螺旋槳或高速螺旋槳的噪音,通常大於固定螺旋槳或慢速螺旋槳。
螺旋槳噪音通常會在水中傳遞。 但在特定情況下,船軸振動或螺旋槳附近的船體振動,都可能經由結構傳遞至探頭。 如果螺旋槳葉片損壞,噪音可能會顯著增加。
螺旋槳空蝕是一種嚴重的噪音源。 「振鳴」的螺旋槳可能是雜訊來源,會干擾離散頻率。 在特定情況下,艉軸轉動釋放的靜電,可能造成重大困擾。
空蝕
Image
空蝕是在探頭面附近形成小氣泡的現象。 氣泡的成因是局部壓力在聲壓循環的特定期間內變成負壓。 空蝕閾值會隨著靜水壓力而增加。 氣泡破裂時會產生噪音。
空蝕噪音可能出現在高速運轉的突出物體附近,但螺旋槳則是較常見的成因。 螺旋槳空蝕是一種嚴重的噪音源。 水流方向與螺旋槳葉片相同時,就會發生空蝕作用, 該處位於螺旋槳葉片向下運動的位置。
特定情況下,船體附近的孔洞會產生共鳴現象。 此聲響具有離散頻率,而其他所有的流動噪音則具有寬頻波譜。
(影像取自公共網域的美國海軍資料。)
水流 噪音
海洋上部水層含有大量由碎波產生的微小氣泡。 船體在水中移動時,這些氣泡會造成擾動,進而產生摩擦作用。 摩擦區域稱為流體邊界層 此邊界層中的水流可能是層流紊流
•  層流是順序分明、平行運動的水體。
•  紊流是一種無序的流動模式,充滿漩渦。
Image
A 紊 流
B 層 流
C 氣 泡
氣泡會吸收並反射聲能,在最壞的情況下,可能完全阻隔聲音傳導。
紊流程度愈高,邊界層就愈厚。 邊界層在船艏部位較薄,隨著移向船艉而增厚。 厚度取決於船速和船體的粗糙度。 從船體伸出的所有物體,或船體中的凹痕,都會擾動流體並增加邊界層厚度。 在高流速下,紊流可能劇烈到破壞水體的完整性。 此時水中會出現微小空隙,稱為空蝕現象。
敲擊 噪音
敲擊噪音可能由探頭附近的鬆動物體引起,如固定螺栓。 敲擊也可能來自船體內的鬆散物體。